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為何成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一些理由


今天在美國,澳洲,紐西蘭有許多人心裡煩悶。  我們門盼望我們的教會更加進步,如同我們在一些島嶼佈道區,及一切其它全球各地區所見的一樣。但是我們卻感知我們是在一個在程序,信仰,與崇拜上有許多 紛爭,讓人灰心的教會中敬拜上帝。在此時刻,大家都來重新審視一下為甚麼要作一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的問題,可能是一個聰明的作法。

我們活在整個社會急遽巨大改變的時代之中。現今一年之中的改變,比過去平常數個世紀中的改變還要多。估計2000年之前的十年中在社會,政治,經濟,與宗 教的改變,大過自亞伯拉罕出吾珥以來的改變。雖然教會不要以任何方式在她傳給世人的信息上作任何妥協,但教會在其與文化的適切度上所遭受的壓力正在與日俱 增。

迅速不斷改變的文化也造成迅速連續的代溝。我們都知道Survivor(戰後倖存者)Baby boomer(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Baby Buster(生育低谷兒 ──特指出生於1965至1974年之間的美國人)與Generation X(出生於1970年代的美國人)之間的差別。他們對教會的期望都有不同的看法。除此之外,教會聽從了懷愛倫的勸勉,全心投入基督化教育。
是她告訴我們,要教導青年人成為「思想的人,不只是他人思想的反映者。」這正是我們在做的事。結果是,青年人的思想與他們的父母不同了。基督化教育,若是做得對,就會產生有創造性思想,有辨識力,有批判力的人。我們應該期待成功的教育系統,會結出新思想的果子來。

我們所屬的教會原來是不肯訂出信條的。創始本會的先組們決定,必須要有空間,讓我們在對聖經的瞭解上可以不斷的進步。他們決定,這個教會不要掉進過去上帝 所領導的運動所掉入的陷井之中,不行在光裡而與上帝隔絕。他們在採取這項態度之時,是從懷愛倫的筆下領受了清楚的勸勉的(註四二八)。如若真是像她所建議 的一樣,我們所接受的要來的亮光還十分微弱。一個大挑戰是。我們大家如何一起成長而不彼此分離。有人成長比他人快,有人完全不要長大,一個教會在尋求上帝 聖言更多的亮光之時,要團結一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看來此時我們在復臨信仰中承接了許多先組們神學上未解決的的差異。這些潛伏了幾十年未解決的歧見,今天又出現要分裂我們的教會(註四二九)。
許多人感覺到以上的張力,就感到灰心。因此,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是:重新審視一下:「為甚麼要作一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信徒?」「我們對世人能貢獻甚麼?基 督徒與非基督徒:」「是否上帝有一項特別的工作要我們去完成?」「是否我們之間雖然有歧見,有緊張,上帝仍然可以與我們同在?」我要將我自己為何成為基督 復臨安息日會信徒的信念與你分享。

我為何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信徒?

永遠的福音
 我成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的第一個理由是因為福音。真正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講道是啟示錄14:6節所說的永遠的福 音。那就是耶穌所說要傳遍天下的同一個福音(太24:14)。這是復臨運動的主軸。所有一切其它的教訓與教義都必須與這一偉大的真理相連接。各基督教會 (包括本會)常犯的通病是去與那些與在基督裡得救無關的觀念爭戰。許多辯論專長於小事。我得到的結論是,除非一項教導直接與福音相連接,就多半不值得像許 多人那樣,去那麼費神與關心。
有辨別力的基督徒,必總是熱衷於福音的純淨。我們看見教會中在這個問題上發生爭執,不必灰心。即使是使徒教會也曾在這方面發生爭執(註四三零)。它在教會歷史以裡一直是爭論的焦點, 並且多半會爭論下去,直到耶穌再來。福音適切於任何文化。它給這迫切需要好消息的世界帶來希望。

有條件的永生
我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信徒的第二個理由是本會對死亡時人性的看法。幾乎全世界,無論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都接受了創世記3:4節所記載的魔鬼所說死並非真 正的死的謊言。我們相信,我們只有在基督裡才有生命。因為我們相信基督,有一天,我們這敗壞的身體會改變,成為不死的(林前15:51-55)。
在我們這時代,靈魂不死的道理,讓魔鬼偽裝為死人的靈魂,欺騙許多人。這個道理也是「新世紀運動」將東方的神秘宗教帶到西方時的基本教訓。它為投胎轉世的 假道鋪路,這新世紀運動也叫人在自己裡面發展出神的素質來。只有我們瞭解聖經對這些方面的教訓之時,我們才能夠有效地警告人防備魔鬼的靈所行的神蹟,與偽 裝死人的靈魂。相信靈魂非不死對正確瞭解基督復臨與千禧年的性質也具有極大的重要性。
最近幾年一些非本會的有名的聖經學者已經認識到復臨信徒所傳講的這些真理(註四三一)。

非信徒的滅絕
與靈魂不死相關連的是永刑的道理。那說上帝要人永遠在地獄中被火燒的教訓使許多人離開了基督教,恨惡上帝竟如此殘忍。依照傳統,基督教界曾教導永刑的道理,但是最近一些著名的學者也已經開始對這項教訓提出質疑(註四三二)。

安息日的有效性及其價值
我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的第三個理由是,聖經清楚的教導是第七日是上帝的安息日。讓我 驚奇的是,如此多其它的基督教派,都說她們高舉十條誡命,但是,卻不尊重第七日的安息日。我們知道許多世紀之前,「離道反教的事」的一部份,就是接受一週 的第一日、星期日,用以代替安息日。第七日為安息日,是聖經中最清楚明白的事。許多年前,當我明白,這項改變如何發生,為何發生時,我就決定要遵守祂創造 的紀念日以尊榮祂。自從Samuel Bacchiocchi著寫了她的書「From Sabbath to Sunday」之後,許多著名的學者都已經承認,他書的內容是正確的(註四三三)。
在一個尋求意義的世界之中,安息日讓我們記起,我們失去了伊甸家鄉。也讓我們記起來,有一天上帝會再將它賜給我們。我們這匆忙不知休息的的社會需要這上帝 如此恩帶我們所賜給我們的安息。遵守安息日是與我們在基督裡得安息連接在一起的也意指它是在如此多家庭破裂的時代保守我們家庭的工具。它也提供時機,每週 促進我們身,心,靈的健康。
今天真正遵守星期日的人極少。各教會都在哀嘆,她們許多教友,星期日不上教堂,而上足球場或去海灘。有些教會正設法吸引信徒到教會,將崇拜時間改在星期六 晚上,或其它任何的日子。但是對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人說,安息日不是每週方便的時刻的崇拜時間,而是第七日的全部二十四小時都讓上帝充滿我們的思想與生 活。

全人的生活方式
我成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的第四個理由是因為教會所提倡與我們對人性認識有關的的全人的生活方式。時間與民調已經證實復臨信徒生活方式的優點(註四三 四)。雖然近年來一些基督教會更加注意到健康的題目,但我不相信,今天還有另一個基督教團體在這方面能有如此多的貢獻。重要的是,教會提倡的健康原則,並 非教會的規條,而是創造主因為關心我們,為 了我們健康的益處所賜給我們的 。

預言的信息
我成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的第五個理由是我相信上帝已賜下預言的信息給教會,要對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傳講。三天使信息必須傳給世人, 準備人迎見耶穌。
如同啟示錄13章所講的,在教會與與獸及獸的印記之間有著爭戰。我讀這一章之時,我發現關鍵性問題是敬拜問題。我們敬拜的是誰?如何敬拜?何時敬拜?我在這一章可以看見,十誡中的頭四條乃是問題的核心。
預言是在其應驗之時最能為人瞭解(註四三五)。我們可能對在預言應驗之時那些細節如何會成就,感到奇怪,但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有著使命感,要準備一般子民面對這項在教會與敵基督者之間爭戰中發生的大危機。
幫助我們瞭解啟示錄預言的一些教訓有:

天上聖所的實際存在。 其它教會對這項關鍵題目沒有給與適切的關注。啟示錄的每一個異象都以天上聖所中正在發生的事為開始,然後才描寫地上所發生的事。

善惡之爭的主題。對這項主題的瞭解,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所特有的。它提供一幅全景,讓我們看見上帝為何容許罪與受苦存在。它幫助我們明白啟示錄中審判場景理由。它顯明了上帝尊重人的自由,與在千禧年結束在火湖中懲罰罪的意義。
本會的預言信息,呼召人在基督復臨之前接受基督。我們是以傳講基督復臨之前(起14:14)的三天使信息(啟14:6-11)為基礎。去做這些事。這些信息警告人不要拜獸與獸像,呼召人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的上帝(7節)(註四三六)。

分期論者的預言情況
今天大多數傳講末世預言素基督徒都相信,在末世之前,真信徒的教會會被提到天家,躲避災難。這個事件被認為是但以理書9:25-27節七十個七的開始。在 此時期,144,000名猶太人會悔改,並重建耶路撒冷的聖殿。這些猶太人會參加將福音傳遍全世界的工作。她們相信獸的權勢會出現,這獸的權勢保持了三年 半與猶太人的關係之後,就毀約,開始三年半對猶太人與他們信徒的逼迫。那時耶穌第三次降臨,拯救祂的子民,結束一切。
從歷史可以顯明,這項預言解釋學派由天主教西班牙耶穌會人士Lucanza所創,為的是要抵抗反羅馬教會﹑指天主教宗為敵基督者的宗教改革。之後由弟兄派運動(Brethren Movement)與Schofield Bible推廣流行。 近代,它已成為福音派教會中流行的看法。這項教訓與我們的預言教訓有許多嚴重的差異。這項分歧論預言情況的一些缺點如下:
          A。基督復臨之後還有第二次機會相信耶穌。
          B。敵基督者是在教會時代之後,那就是在教會被提之後。
          C。末世的預言需要以色列的復國,與猶太聖殿的重建。

復臨信徒的回應
因此,攢講三天使信息的使命使我們教會的工作與其它教會的不同。在我們的傳講中,我們回應他們的觀點時會指出以下各點:
        A。基督復臨之後已不再有機會接受基督。我們認為他們的教訓乃是魔鬼的搖籃曲,會使許多人現在不跟隨耶穌,失去永生。福音及其傳講,是激勵人現在接受耶穌。問題在此。
        B。 敵基督者是 在先金的教會中工作,並且已經有許多世紀之久了。獸的權勢是羅馬天主教庭。她與其它的權勢要在末世起來工作,如同過去的世紀一樣。
        C。 猶太人復國應驗聖經預言已無意義。新約聖經教導我們說,基督教會乃是真以色列。(註四三七)末世的戰爭是在全世界有上帝子民的各地方進行。猶太人是否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已無意義,因為真正上帝的殿是在天上(註四三八)。我們的預言信息使我們的確與別的教會不同。有趣的是,近年來,許讀喔著名的學者揚棄了未來派的教訓,其移動方向是朝向我們的立場(註四三九)。
這些絕不是我成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信徒的全部理由。我還可以加上我們的聖所信息,與懷愛倫的著作。我看懷愛倫姊妹是上帝賜給我們受默示的使者。我也以ADRA 與 ADCARE為窮苦的人所做的工為榮。
我們不會說我們已經擁有了上帝要賜給祂子民的全部亮光。我們也不會說我們比其它教會的基督徒更好。我們相信在每一個基督教會裡都有真實跟隨基督的人(註四四零)。但是我們也相信,上帝已經差遣我們向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傳講,準備更多的人在基督復臨時迎見祂。
上帝與普通人同工
教會歷史見證說,上帝必須與容易誤解祂。靠不住的普通人同工。使徒時代的教會必須丟棄他們的閉門的心態,放棄福音只是為猶太人的看法。(註四四一)哥林多教會充滿的問題,但是上帝仍然忍耐地與祂門一起工作(註四四二)。
加爾文被他那向不蒙揀選之人關門的的預定論纏住了。
馬丁路德拒絕改變他對變質論的看法。祝福對反抗農民的殘酷對待。
衛斯理被他完全主義與即刻成聖的理論纏住了。
司布真堅持不肯改變他地獄永遠燃燒的看法。

教會之間的分裂
今天多數教會都因為許多問題與人際間的衝突而分裂。浸信會因為聖經無誤論,創世,靈恩,前災難論,後災難論等問題而分裂。羅馬天主教會因教宗的權柄,第二 次大公會議帶來的改變而分裂,安立甘教會與聯合教會因同性戀,婦女聖職等問題而分裂,靈恩派教會則經常為了傳道人的個性而分裂。
基督徒要到那裡才能找到沒有紛爭與分裂的地方呢?實際的情形是在兩千年的基督教教會歷史中,在教會裡面與教派之間總是存有歧見。耶穌從未應許教會完美,沒有問題。請看山羊與綿羊的比喻,收漁網捕到各種魚類,撒種的人有麥子與稗子等教訓。
上帝已賜下適時的信息給復臨教會
有時候我會在復臨教會中看到一些令我失望的事,有時候我會對人愚惷生氣,因為進展遲緩而感到挫折。我期望我們的組織讓事情進行的比現在更流暢。之後我又回 到我問我自己的問題:「為甚麼我是一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信徒?」雖然我看見了許多使我煩惱的事,但是我相信上帝已經賜給這個教會一些宗要的真理,要傳給 世人。即使有煩惱與失望,還是有許多我認為是真以色列人在鼓勵著我。
最重要的,我想到耶穌,與祂為我所行的。教會另祂大失望,但這並沒有阻止祂向前,去髑髏地犧牲自己。只是對基督的熱愛,與根據聖經相信上帝已經賜給我們一些奇妙的真理要我們傳講。就使我與其他的人不要離開教會。
「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林前 3:11 )

文章採錄自http://www.adventist-chinese.org/prophet-27.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