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中國人與聖經中的 神 載自http://www.goodnewscd.com/mandarin/GnC.htm

. 中國的第一個朝代與聖經中的洪水和巴別塔
 
夏朝夏禹治水 2205 B.C., 舜約在 2255 B.C.
James Ussher (1581-1656 A.D.) 計算出
洪水 (創世紀 7-9 章) 約 2348 B.C.
巴別塔 (創世紀 11:1-9) 約旦2247 B.C.
 
B.C. --- Before Christ
A.D. --- Anno Domini (Latin 即主後)
 
. 中國的祭祀上帝
 
1. 挪亞出方舟後的祭祀   (創世紀 8:18-22)
 
2. 中國自夏朝 (2205 B.C.) 到清末 (1911 A.D.) 每年都由皇帝主持 "祭天" 之禮,
   內中有獻祭, 以牛為祭牲. 亦有祈禱, 祈求上天, 赦罪賜福. 通常是在冬至 12月22日那天舉行的.
 
3. 中國的許多文字, 例如: 祈禱, 神, 祖, 祀, 祝, 禪等, 都是以 "示" 字旁. 示的古字 "示" 是一般祭壇的形狀.
 
- 是指單獨尋求神, 就如今日的"個人靈修".
 
- 最大的祭台就是    帝就是神及其在人間的權能.
 
- 祭壇前的土地為 "社", 是祖先拜神的地方.
禍福 - 皆指都來自上帝
祈禱 - 向神求福與壽.
 
4. 中國的 "書經" 即 "尚書" 乃孔子 (551-479 B.C.) 所編纂的書. 內中記載舜 "肆類於上帝"
   即向上帝獻祭. 孔子也在 "中庸" 提到 "郊社之禮, 所以事上帝也".
 
5. 中國 "大明會典" 中記載了很多祈禱文. 其中例如: "于昔洪荒之初兮,混蒙,五行未運兮,
   兩曜未明,其中挺立兮,有無容聲,神皇出禦兮,始判濁清,立天立地人兮,群物生生".
   意思跟創世紀一章相似. 語譯:起初,在天地未創造之前,到處是混沌不明,沒有自然界金木水火土等星的運作,
   也沒有太陽月亮出現,這時候,整個世界靜得連一點聲音也沒有,更看不到任何有形的東西。
   然而,一旦神皇 (上帝) 出來統管,就有了黑暗和光明的分別。他創造了天地萬物和人類,使萬物世世代代不斷地延續下去.
 
6. "我將我享, 維羊維牛, 維天其佑之,.......我其夙夜, 畏天之威". (詩經/小雅/大雅/周頌)
   意即"我將牛羊獻上, 祈求上天保佑, 我晝夜不懈, 敬畏上天威嚴".
 
7. 黃帝在炎帝之後, 我們中國人稱為"炎黃子孫". 黃帝一生披荊斬棘, 開山通道, 沒有安舒度日.
   他曾東登泰山, 西登雞頭山, 南登熊山, 北登釜山. 每到一山, 黃帝便清除山頂, 建築祭壇, 親自敬拜上帝, 叫做封禪.
 
. 中國人的起源
 
中國古經記載, 黃帝是少典的後代. 少典則是安登和女媧的後代. 安登和女媧是上帝造的.
 
安登 - Adam 亞當
女媧 - Eva
少典 - Shem - 閃-  那亞的大兒子
 
根據尚書及史記的記載, 堯帝有通神的智慧, 天一般的仁愛, 凡事敬畏上帝. 當要尋找繼位的人時,
他以自己的兒子 "表面恭敬乖順, 心裏欺騙上帝" 而起用舜, 並到列祖面前, 托舜代行天子之職,
以觀察上帝的旨意. 自己則告老還鄉, 等待上天悅納舜. 舜敬畏上帝, 受命後, 常祭拜上天.
後亦禪讓位給禹. (尚書/舜典; 史記/五帝本紀/夏本紀) 堯帝在位七十年時, 得舜;
二十年後, 將舜推薦給上天, 又過了八年, 堯帝終. 即堯享年過110歲,
和聖經記載亞伯拉罕時的人的年紀接近. (創世紀 25:7; 35:28; 47:28; 50:26)
亞伯拉罕 - 175 歲, 以撒 - 180 歲, 雅各 - 147 歲, 約瑟 - 110 歲.
 
. 中國的文字
, 婪, 單, 犧牲, 義, 喪 (古字為  )
 
. 罪和祭祀
 
(詩經/大雅/生民) "後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至今". 意即 "自從後稷開始祭祀上帝, 百姓可以卸去罪咎重擔, 直到今天"
 
(尚書/大禹謨) "惟德動天 ...... 至誠感神". 約翰福音 4:23-24
 
. 中國人對祈禱的認識
 
(易經/上經) "順天休命" "自天佑之, 吉無不利".
 
(禮記/盛德) "夫民思其德,心稱其人,朝夕祝之,升聞於皇天,上帝歆焉,故永其世而豐其年。
夫民惡之,必朝夕祝之,升聞於皇天,上帝不歆焉,故水旱並興,災害生焉".
 
(詩經/大雅/周頌) "天生丞民, 有物有則".
 
孔子 (詩經) "上帝臨女(汝), 無貳爾心". 意即 "不用懷疑, , 因為上帝與你同在."
 
. 老子論道, 文景之治
 
道又稱 "夷希微", 道既真且切, 古今如一, 看來無為, 實無所不為, 無所不至.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 "夷希微" 即 "耶和華" 的譯音, 即上帝. 根據老子學說: 道是造化養育者,
超越者, 生命者, 公義者, 拯救者, 化身聖人是道的化身, 他與道同位, 乃天人仲介, 拯救世人, 謙卑虛己, 極其獨特.
文帝景帝敬畏上帝, 常執掌犧牲侍奉上帝. 文在位 23 年, 節儉愛民, 死後不厚葬,
宮中自夫人以下宮女, 都放回家. 奉黃老之說, 民純國富.
 
Reference:
 
李美基, 鮑博瑞, 唐妙娟著 "上帝給中國人的應許". 道聲出版社 1998年 李美基 Ethel R. Nelson M.D.
遠志明 "神州懺悔錄"上帝與五千年中國  2000 年
 
經文選讀
約翰福音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