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馬太福音13章44節)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地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古時,人們習慣將自己的財寶埋在地裡。因為那時盜竊頻繁。而且每遇政變,凡擁有財產者不免要擔負深重的苛捐雜稅。除此之外,一般國民常有被亂軍打劫的危險。故此,有錢人都設法將財富藏起來,以利保存;而且他們多認為埋在地裡是最安全的辦法。可是人往往會忘記埋藏的確切地點。有時物主突然死去,或被監禁、驅逐而與財寶分離,于是,他苦心經營、費神保存的財物便留給后來幸運的發現者。在基督的時代,人在荒地裡發現古錢和金銀首飾是常見的事。
有個人租了一塊地來耕種,正在犁地時,突然發現埋藏的財寶。他看出將有大宗財富可以到手,于是將所掘出的金子埋在原處,回家去變賣一切所有的為要買這塊藏有財寶的地。他的家人和鄰舍都以為他是癲狂了。照他們看來,那塊荒地並無價值。但那人很有把握。在得到田地所有權之后,他便仔細搜察每一寸土地,為要找到已經屬他的財富。
這個比喻說明天國財富的價值,以及為了獲取它而應做的努力。發現地下寶藏的人準備放棄一切並不辭辛勞地工作,為要獲得那埋藏的財富。同樣,一個發現天國財富的人,為了獲得真理的寶藏,也必不以任何工作為過重,不以任何犧牲為太大。
在這比喻中,藏有寶貝的田地代表《聖經》,福音就是寶藏。地球所蘊藏的一切金礦寶石,遠不及上帝話中所充滿的寶物那麼豐富。
如何埋藏
福音的財寶按比喻說是埋藏的。在那些自作聰明、因虛浮的哲理而自大的人,就看不出救贖計畫的美妙、能力和奧秘。確有不少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聽、有頭腦卻不能辨明埋藏的財寶的人。
一個人很可能走過藏有財寶的地方而不加理會。他可能有急切的需要,但他坐于樹蔭之下,卻不知樹根之處就有財富埋藏。當時的猶太人就是這樣。真理如同黃金的財寶托付給希伯來人。基督曾親自設立那蓋有天國印鑒的猶太宗教製度。這救贖的重大真理原是用表號與象征隱蔽起來的。及至基督來臨時,猶太人卻不認識那一切表號所指明的這一位。他們雖握有上帝的聖言;但世世代代遺傳下來的教條和人對《聖經》的解釋,把那預指耶穌的真理掩蓋起來了。《聖經》的靈意已被埋沒了。一切知識的寶庫原是向他們敞開的,但他們卻一點不理會。
上帝並不向人隱藏他的真理;人卻因自己的行徑使真理向他們隱藏起來。基督曾向猶太人提出許多憑據,証明他是彌賽亞;但他的教訓是要他們在生活上作堅決的改變。他們看出,如果接受基督,他們就必須放棄所愛守的教條和遺傳及他們自私和不敬虔的行為。要接受那不變的永恆真理,必要作出犧牲。因此,當上帝為幫助他們信服基督而賜給他們最明確的証據時,他們還是不肯信。他們聲稱自己相信《舊約聖經》,卻不肯領受經文對基督的生活與品德所作的見証。他們惟恐自己相信之后,就不得不悔改而放棄固有的成見。福音的寶藏--“道路、真理、生命”正在他們當中,而他們竟拒絕了這天國所能賜的最貴重的恩賜。
“官長中卻有好些信他的,只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約12:42)他們信服了,確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但若公開承認他,就不能迎合他們私心的奢望。他們沒有獲取天國財寶的信心,他們所尋找的還是屬世的財富。
如今世人也在熱切地追求屬世的財物。他們的思想充滿了自私的野心。為要獲取屬世的財富、尊榮或權勢,他們竟將人的教訓、遺傳和要求置于上帝的要求之上。對于此等人,他聖言中的財寶是隱藏的。
“屬血氣的人不領會上帝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林前2:14)
“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基督本是上帝的像。”(林后4:3,4)
財寶的價值
救主看到世人正沉迷于得利,而逐漸喪失對于永恆現實的認識。他便設法糾正這種宿弊。他力求打消這種正在使人心靈麻痺的蠱惑魔力。他高聲喊著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么換生命呢?”(太16:26)他將墮落之人類所忘掉的那可貴的世界擺在他們眼前,使他們可以看到永恆的現實。他把他們領到無窮者門前--在那裡有無可形容的上帝的光輝,並將那裡的財寶指給他們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