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淵說︰“不在我內。”
滄海說︰“不在我中。”
智慧非用黃金可得,也不能平白銀為它的價值。
俄斐金和貴重的紅瑪瑙,
並藍寶石,不足與較量;
黃金和玻璃不足與比較;
精金的器皿不足與兌換;
珊瑚、水晶都不足論。
智慧的價值勝過珍珠。
(伯28:14-18)
這就是能在《聖經》裡找到的財寶。《聖經》是上帝的偉大課本,是他用以施教的大教師。一切真科學的基礎都在《聖經》中。各類知識都可借查考上帝的話而得。此外,它包含一切科學的科學,就是救恩的科學。《聖經》就是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的礦藏。
真實的高等教育是借研究並順服上帝的聖言而得的。若將上帝的聖言置于一旁,去研究一些不能引人到上帝面前和進入天國的書籍,則所得的教育是徒有其名的。
自然界中有奇妙的真理。天、地、海都充滿了真理。它們都是我們的教師。自然界發聲,講授屬天的智慧和永久的真理,但墮落的人類卻不明白。罪惡已經迷糊了他的視力,以致他單憑自己無法解釋自然,而誤將自然界置于上帝之上。正確的訓誨無法深入那些拒絕上帝聖言之人的腦海中。大自然的教訓竟被他們曲解,以致人的思想偏離了創造主。
有些人以為人的智慧高過神聖教師(基督)的智慧;上帝的教課本(《聖經》)也被人視為過時、陳舊和乏味的。但凡受聖靈鼓舞之人的看法卻不同。他們看出其中有無價之寶,並愿變賣一切去買那塊藏有寶物的地。他們不選擇那些被譽為偉大作家發表的書籍裡的見解,而選擇有世以來最偉大的作家和最偉大的教師所講的話。他曾為我們舍命,使我們能靠他獲得永生。
忽視財寶的結果
撒但常在人心中做工,叫人妄想在上帝以外可以獲得奇妙的知識。他曾用詭詐的推理使亞當、夏娃懷疑上帝的聖言,並用導致違命的理論取代之。今日他的詭辯所成就的正如古時在伊芳甸園一樣。教師若將一些不信上帝之作者的意見混雜在他們所施行的教育中,就等于在青年的腦海中種下懷疑上帝並違背他律法的思想。這些教師真不知道他們所做的是什么事,也沒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將產生什么后果。
一個學生雖然學完當代學校和大學的各年級課程,他可能盡其全力獲得知識。但他若不具有認識上帝的知識,若不順從那管理他身心的定律,他就會毀壞自己。由于錯誤的習慣,他將失去自知之明,不能自製,也不能正確理解與自己關系最密切的事。他對自己身心的保養粗心任性,很不合理。既養成不良習慣,他就毀掉自己。因他忽視對純潔、健康原則的自身修養,就陷于破壞平靜的惡習之中,所以他不可能有福祉。他多年的寒窗苦讀終于付諸東流,因為他已經毀壞了自己。他濫用了自己的體力和智力,所以他身體的殿已被破壞。他斷送了今世和來生的福祉。他想借著求得屬世的知識來得到財寶,但他既把《聖經》拋在一旁,便犧牲了一種比其它一切事物更珍貴的財寶。
探尋財寶
我們必須研究上帝的話,我們必須用其中的真理教育我們的兒女。《聖經》是取之不盡的寶藏;可惜,人們沒有發現這個財寶,因為他們沒有努力尋找,直到尋見為止。許多人滿足于一種對真理的推測,以膚淺的知識為滿足,以為自己已經擁有一切必要的真理。他們視別人的言論為真理,因為自己太懶,不愿去勤奮努力,像比喻中的人那樣去發掘隱藏的財寶。其實,世人的發明非但不可靠,而且帶有危險性,因為它將人置于上帝的地位,將人的言論代替了“耶和華如此說”。
基督就是真理。他的話都是真理,並且蘊涵比字面更深的意義,都具有超出其朴素字句的價值。凡心智因聖靈而蘇醒的人,必能看出這些話的價值。雖然真理是埋藏的財寶,但他們必能辨認這珍貴的真理寶石。
人的學說和臆測決不能引導人明白上帝的話。自以為明白哲理的人認為必須有他們的解說來開啟知識的寶庫,並防止異端侵入教會。其實,那帶來謬論和異端的,正是這些人為的講解。世人常費很大力氣去解釋他們所謂艱澀難懂的經文;但他們的解釋往往反而使所要說明的問題更加含混了。
祭司和法利賽人以為將自己的解說加在上帝的聖言上,就是作出了重大貢獻;基督卻論他們說︰“你們……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上帝的大能。”(太22:29)他指控他們的罪說︰“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可7:7)他們雖然身為上帝聖言的教師,雖然應該明白上帝的話,但他們卻沒有遵行之。撒但弄瞎了他們的眼睛,使他們看不出這話的真實涵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