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啟示錄查經



千禧年與最後的審判

啟示錄第19-20章

啟示錄第19章共分為兩個部分:(1)19:1-10描寫因著18章巴比倫的傾倒,天上的歡喜快樂,以及宣告期盼已久的羔羊婚娶的時候就要到了(21-22章進一步發展這主題);(2)19:11-20我們看見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有天上眾軍跟隨著祂,以及天上的飛鳥都一起來擊殺和撒旦結盟的宗教及政治勢力,假先知和獸被扔在火湖裡,這是哈米吉多頓之戰的最後結果。
這一章用三個不同的詞彙來描寫聖徒:新婦(新娘),赴宴的賓客及跟隨耶穌的眾軍。

接下來啟示錄20章千禧年的相關議題如下:

1. 千禧年的時間
首先我們發現龍獸假先知及巴比倫在啟示錄有如下的出現及消失順序:

進入 離開
龍(12章) 龍(20章)
獸(13章) 獸(19章)
假先知(13章) 假先知(19章)
巴比倫(14章)巴比倫(18章)

啟20:4-5 講的是義人實際復活,而不是靈性復活,時間在耶穌復臨之後。
(參 林前15:22-26; 賽24:1-6; 24:19-23)
千禧年有三派觀點:
(1)後千禧年主義postnillennialism:耶穌在千禧年後復臨,這一千年是太平盛世,這一觀點
在19世紀流行,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就不再盛行。
(2)無千禧年主義Anillennialism:羅馬天主教的官方觀點,東正教及一些基督教派也接受此觀點;認為千禧年象徵耶穌第一次及第二次再來之間的基督教會時期,第一次復活是重生;也有認為第一次復活是信徒死後靈魂復活與主同在。
(3)前千禧年主義Premillennialism:認為耶穌在千禧年之前復臨,基督教歷史的三個世紀都是接受前千禧年的觀點,但第四世紀起受奧古斯丁(354-430)影響,無千禧年觀點取代了前千禧年的觀點。啟15-20章是一系列事件的接續發生:15-16章提到代求停止後的七災;17-18章巴比倫的傾倒;19章獸及假先知的毀滅;20章撒旦及惡者遭受最後的審判。義人與基督在天上作王一千年(不是地上)。

2.千禧年的地方
< 1. > 此時義人在天上
啟示錄中”寶座”一詞共出現47次,除了2:13;13:2提到撒旦及獸的寶座之外;其它提到上帝與基督的寶座都是在天上,所以千禧年時期(20:4-6)提到的寶座也是在天上。

參考 約翰福音14:1-3 以色列人的婚娶過程

< 2. > 地上的情況 啟20:1-3;耶4:23-27

3.千禧年神學

最後的審判五階段
< 1. > 十字架 啟12:10-12
< 2. > 傳揚福音 啟6:1-8 (接受或拒絕福音)
< 3. > 復臨之前 啟18:4-8 (最後的呼召)
< 4. > 千禧年 啟20:4 (與耶穌一同做王,審判世界,了解上帝的作為。)
< 5. > 火湖 啟20:10-15 (最後罪與死的毀滅)

為何要有這些過程
因為眾生都要看清楚上帝的公義
啟 15:3-4
結 38:16
上帝要所有眾生的問題都得到解答
上帝要眾生都得到公平的審判,甚至連惡人都會看見上帝的審判有不變的原 則與立場,他們是自食其果。

錄音檔如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