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種子的成長聯想到基督的犧牲
基督用撒種在地裡的事來代表他為救贖我們所作的犧牲。他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照樣,基督的死將要為上帝的國結出果子來。依照植物界的規律,他死的結果乃是生命。
凡與基督同工而結果子的人,也必須先落在地裡死了,必須將畢生精力投入世界的需要之中,自私自利之心必須消滅。其實,自我犧牲的定律正是自我保全的定律。惟有埋在地下的種子,方能結實而再行繁衍。這樣,收成倍增了。農夫舍棄谷粒,才能保存之。人生也是如此,存活在于施給。得蒙保全的生命,就是那為上帝與人類服務而甘愿舍掉的生命。凡為基督的緣故在今世犧牲自己生命的人,必能保全生命直至永生。
種子死亡就產生新的生命。由此我們學得有關複活的真理。一切愛上帝的人,將要重新住進天上的伊芳甸園。上帝論那埋在墳墓裡腐爛的身體,說︰“所種的是必朽壞的,複活的是不朽壞的;所種的是羞辱的,複活的是榮耀的;所種的是軟弱的,複活的是強壯的。”(林前15:42-43)
透過實驗施教
以上只是從自然界的撒種者和種子的生動比喻中所得到的許多教訓之中的一小部分。父母和教師在講授這些教訓時,要用實驗的方法,當使兒童親自培土撒種。在他們操作的時候,父母或教師就能向他們講解心田中所撒的好種與壞種,並說明園地為何要預備好方可下種;照樣,人心也必須預備妥當,才能接受真理的種子。在將種子撒在地裡的時候,可以講授基督舍命受死的教訓;在發芽時,可講說複活的真理。當植物生長時,要繼續講解自然界的撒種與靈界的撒種二者之間的相同之處。
教導青年也當采用這方法。教他們學習耕種。每一所學校最好能有專供耕種的土地,並把這田地看為上帝的課堂。自然界的事物應被看作是他兒女所必須研讀的課本,從中獲得培心育靈的知識。
從耕種田地、培育並預備土壤的操作中,可以不斷地學得教訓。人得到一塊荒地時,總不會希望它立刻就生產莊稼。必須認真、勤懇、而且持久地進行開墾,做撒種的準備工作。在人心中進行的屬靈工作也是如此。凡想從耕種田地的工作中收益的,在出去的時候,必須有上帝的話存在心中。他們便會發現,人們心田的荒地確被聖靈溫柔與馴服的感化力開墾出來了。人不在田裡辛勤工作,就無斬獲。心田也是如此︰上帝的靈必須工作,加以抽提和管理,然后它才能結出果子來榮耀上帝。
斷斷續續的操作不能使地豐收。它需要細心恆久的關注和深耕細作,以防野草滋生,奪去好種應得的營養。凡這樣耕地撒種的人,可望豐收。任何人都不必在斬獲時遭受失望的痛苦了。
凡如此耕種土地並從大自然學得屬靈教訓的人,必蒙主的賜福。人在耕耘時,很難預料有何新的發現。他固然不可輕看經驗之輩的指導和學人的知識,但他應當自己有所發現。這也是他的鍛練。田地的耕耘必成為心靈的教育。
那使種子生長、日夜護理並賜予能力使之成熟的主,就是創造我們的主,也是天上的君王;他對自己的兒女則施予更大的照顧和關懷。人間的撒種者從事耕種是要維持我們肉體的生命,而那神聖的撒種者是要在人心中撒下那能結出果子直至永生的種子。
2 則留言:
好棒的地方
感謝主!
張貼留言